让“留守学生”住好、吃饱、穿暖似乎不是难事。然而如何
加强“留守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及时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
和培养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是摆在广人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棘
手问题,是一个需要不断探讨的永久话题。
第一,获取多方信息。
登记“留守学生”的现状,包括身体状况、思想表现、学习
成绩、个性特征、兴趣特长、父母信息(职业、经济文化状况、教
于思想、通讯信息)、委托监护人(或代管人)状况(职业t身体、
通讯信息)等,并对此建立管理档案。学校也讨指派专人对他
们进行管理(即设置“代理家长”)。
第二,明确要务,精心呵护。
简单地说,我们要为“留守孩子”营造暂时的家,把他们当
做自己的孩子来呵护。只要我们的学校老师能真正进入这样
的角色,管理和呵护就容易多了。
第三,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
学校要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心理的孩子开展形
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比如、通过“谈心室(聊天室)”、“心语访
谈”、“心理咨询热线”等方式可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通过评
选“好孩子”、节日庆祝、参观旅游、文艺体育比赛等活动可促
第四,提高家庭教育意识,促进儿童发展。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虽说打工父母不在孩子的身边,
但他们对孩子人生观的形成也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新的
“读书无用沦”正侵蚀着许多家长的思想,也在迷惑着一些孩
子的心灵。“老实人吃亏”、“不会花钱就不会挣钱”等思想严
重误导着一代孩子。所以.要培养纯洁、向上的新一代,首先
得培训当代的为人父母者。有识之士已经开始呼吁家长必须
“持证上岗”。
第五,争取委托监护人(代管人)的密切配合。
孩子有相当多的时间与委托监护人在一起,关于孩子的
平时起居习馈、交友、家庭作业、假日生活以及不良心理等,监
护人是最多知情者。学校要争取他们的积极配合.将学校当
前的活动和要求告诉他们,与他们对孩子在家的情况及时交
流沟通,并进行探讨。必要时多做家访或请家长到学校做客,
进行家教知识交流和培训。这些都是有力的深层次的教育管
理途径。
第六,变弱势为强势,促进儿童自主自立。
每当听到“留守孩子”这个词,都不禁让人产生同情与怜
悯,也让孩子们产生孤独、自卑的感觉,甚至抬不起头。对此,
学校老师要顺势诱导,讲明“留守”不是他们的错,而是家长的
无奈,让他们理解和支持,要变弱势为强势。俗话说:“穷人的
孩子早当家。”通过大量的自立、自强的先进事迹,鼓舞“留守
儿童”争做强者用助他们通过艰苦磨炼,早日自立自强,享受
成功者的喜悦。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