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察的目的性
有实验证明:1—3岁儿童的观察已带有一定的有意性,
但水平很低;4—5岁儿童观察的有意性有很大的提高,能用
言语表达观察目的,组织自己的感知;6岁儿童的观察就更富
于目的性,能按活动的任务或成人的要求来进行了,而且很多
6岁儿童能用内部言语文配调节自己的知觉活动。
实验还告诉我们,对儿童观察力的培养要不失时机,根据
儿童的年龄选择材料,设冒目的。将日常生活中随机见到的
动物、植物、图画、电视节目、衣物、食品等作为观察对象。观
察的目的和任务应随年龄大小而设置不同的难易程度。比
如,4岁时可要求儿童观察、比较鸡蛋和鸭蛋的大小,6岁时可
比较事物的颜色、形状和重量。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儿童
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2.观察的发展阶段
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对学前儿童观察的有意性分为四个
阶段:
第一阶段(3岁):不能接受所给予的观察任务t不随意性
起主要作用。
第二阶段(4—5岁);能接受任务,主动进行观察,但深刻
性、坚持性差。
第三阶段(5—5岁):接受观察任务后,开始能坚持一段
时间进行观察。
第四阶段(6岁):接受任务后,能不断分解目标,能坚持
较长时间,反复进行观察。
通过以上四个阶段的分析,家长在培养儿童观察力时,首
先,选材上要能引起儿童的兴趣,买一些喜闻乐见的物品;在
下达观察任务时,难度要适合儿童年龄相知识水平。年龄小,
观察时间要短一些;年龄大,观察时间可长一些。年龄在3—
4岁时,要在最短时间内,观察最重要的、最简单的东西,以培
养兴趣和动机为主,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摸摸头、一个吻、
一块饼干等都可以,在5—6岁时,在孩子每看完一个物品后,
应有意识地引导他回答一些相关问题,适时提示,最后进行概
括分析,以培养一定的语言和推理能力,并给予精神鼓励,像
“你真聪咖妈妈都没看出来”,等等。
另外,在观察中还要辅之以简单的语言表达和初级的思
维能力培养,确保观察力在发展中得到提高和完善。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