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没有不碰勺的,何况活泼好动的孩子在一起玩儿,谁订
了谁一下是常有的事。对于特别照护自己孩子唯恐受人欺负
的家长,有入贬称为“护独子”(或为“护犊子”),现在多为独生
子女,“护独子”的家长就更多了。因此,孩子受了欺负取什么
态度,就成了一件不可小视的大事。于是有的报纸专门辟了专
栏来讨论“孩子受了欺负怎么办7”
中国的传统观念是儒家的中庸之道,“已所不欲,勿施于
人”;今天的道德行为规范,也是主张“不打人不骂人”,这一条
曾作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内容之一。从“君子动口不动
手”的观念到“订不还手骂不还口”的纪律,都是认为“打人不
对”,既然不对,对方打了你,你就不要再打对方。一些家长探
明此意,尽管有时自己孩子受了委曲、自己也心疼得不得了,
还是告诫孩子取克制态度,如果受了欺负,告诉老师就是了;
也有家长找到对方家长,请对方家长管束自己的孩子,这不失
与人为善,都是孩子gR——大人应该教子有方。这种做法,成
了天经地义的“正统”做法,是社会道德行为规范所肯定的。
当然,也有的家长,缺少涵养,一听自己的孩子受了欺负,
按掐不住心头怒火,立即跳了起来,不分清红皂白,不问是非
曲直——其实,小孩子打架有时很难说情是非,除非骄纵惯了
的爱欺负人的孩子——出去就找对方算账。有一位家长去订
人家的孩子,并因此受到拘处,可以说是一个典型。还有双方
家长都是同类水平,孩子打架转化成了家长打架。有一幅漫画
回着两个该子打架,后来两边的家长都跑出来,两边的家长打
r起来,两个孩子却又玩到—缺儿了。
也有的家长对孩子讲,有人欺负你,你别饶他,你越伯他,
他越欺负你。还有的家长教给孩子怎样还击对方的“防身之
术”。你若对他讲“打不还手”,他便理直气壮地嚷:“凭什么不
还手7欺负我的孩子就不行2”‘就许他订我的孩子,不许我们
打他的孩子Y没门1”俨然一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一报还
一报“‘针尖对麦芒”的架势,这就势必非打起来不可。这种“市
井泼妇”的哲学,非为人所赞成。
有一位家长把处理这事的主动权交给孩子。他的孩子挨
了欺负,被别人的孩子打了一巴掌,问:“凭什么你打人7”行人
的孩子说:“我爸爸说可以订人。”在幼儿园接孩子时,这孩子
跑到那位家长面前说;“权叔,是你说可以打人吗?”那个家长
挺尴尬,他的孩子也很不好意思。这可以说是一种“合法斗
还有——位家长,孩子经常被人欺负,常常“挂彩”回家,家
长告诉她,再有人欺负你,你要还手,孩子说:“我打不过他们
呀1”家长说:“至少你在气势上不能输给他们i”后来,她回家
时滚了一身土,小辫也打散了,但却骄傲地说:“我打赢了,把
X×打跑了/
男;位家长,听人家来报告他那宝则L子的战绩:手执木
棍、怒目圆昨、小脸煞白、大喝一声,真是威风不可一世。家长
听了直后伯,伯儿子闯出大祸来。这一架不过是由别的孩子把
他们塔的“小房子”给拆了所致。家长对他晓之以理——要有
“男于汉气度”’“君子动口不动手”。
这样看来,打“不还手”还是“还手”并不是一个是或非的
简单真理,判明是非就行了,而是一个很有点“深沉”的题目
呢I
归结起来,大概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第一,一船地说,作
为中国的传统道德规范和为人处世之道,仍然应该提倡“打不
还手”,要有一定的克制和忍耐的品性,不能在孩子间讲:“以
牙还牙,”应该鼓励的是心平气和与以理服人,不失机智巧妙
和幽默地解决好争执与纠纷。第二,为了培养孩子的竞争素
质,也不能—味无原则无是非地否定“打要还手”——对那些
故意欺负小朋友、颐指气使者适当予以“还击”及“教训”是应
该允许的,但应“操之有度”,不能以错对错、铸成祸事。路见不
平、拔刀相助历来为人们称道,是有一定的现实性的,哥们义
气姐妹义气不宜一概肯定,但见义勇为仍是时代风尚。第三,
要因人而异。这里可以以孔子的“因材施教”为范。当弟子闷
到对自己有所触动的事是否马上去实行,孔于对于路说,有父
兄在,应听了父兄的意见再办;而对冉求说,应立即实行。何以
两弟子所问相同而孔子所答不同呢?孔子说,冉求遇事畏缩不
前,故鼓励他前进;子路好胜过人,故抑而退之。我们的孩子是
有差异的,有的强悍:有的懦弱;强悍的孩子要给他泼点冷水,
以免他闯下祸端,懦弱的孩子则要鼓励其勇气,以使他有勇敢
刚毅的品质。
打不还手吗?以上三条意见是否可供家长参考?·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