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综合测试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古迹与儒家思想的创立有关的是( )
2、春秋末年某思想家曾言:“高举为谷,深谷为陵,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这段话主要是( )
A.维护奴隶主贵族世袭制
B.否定奴隶主阶级的天命观
C.主张民主反对封建专制
D.为新兴地主阶级制造舆论
3、商鞅变法时,制作了图1所示的一“标准器”,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加刻诏书发到地方,其主要目的是( )
A.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B.加强中央集权
C.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D.为秦统一六国作准备
4、某地区出土一批古钱币,据考古学家推测至少是在平定“七国之乱”之后不久发行的,你认为这批钱币最有可能是( )
A.半两钱 B.开元通宝
C.五铢钱 D.交子
5、汉武帝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 )
A.彻底解决了汉匈民族矛盾
B.使西域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C.在西南夷地区设郡管辖
D.首次在今广东地区设置管辖机构
6、图2所示的古代文物主要反映了秦汉时期的( )
A.建筑艺术 B.陶塑艺术
C.说唱艺术 D.绘画艺术
7、我国古代部分赋税货币化征收开始于( )
A.西汉更赋 B.隋唐租庸调制
C.北宋募役法 D.清朝地丁银制
8、东汉末年与东汉初年的地方行政制度相比,发生的变化是( )
A.由郡县制演变为州县制
B.由州、郡、县三级制演变为郡县两级制
C.由封国、郡县并存演变为郡县制
D.由郡县两级制演变为州、郡、县三级制
9、公元初年,匈奴族因内部纷争分裂为南北两部。其中南匈奴南下入居塞内,而北匈奴则退居漠北,最后走上西迁道路。导致北匈奴最终西迁的直接原因是( )
A.突厥族的兴起 B.班超的武力征讨
C.为东汉所击败 D.罗马帝国的邀请
10、范缜的《神灭论》主要是批判( )
A.梁武帝“君权神授”的主张
B.董仲舒“天人感应”的观点
C.佛教“转生来世”的观点
D.道教“无为”的思想
11、魏晋南北朝时期冶炼业中新发明的技术是( )
A.铸铁柔化技术 B.金银错工艺
C.百炼钢技术 D.灌钢法
12、江南开发是我国古代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下列各项与江南地区持续开发不相关的是( )
A.汉代西域作物引进中原
B.隋朝开凿大运河
C.宋朝时北方作物向南方传播
D.靖康之变后宋室南迁
13、王敏锐同学到“陈桥兵变”遗址旅游,拍摄了一张照片。回校后,他在这张照片上配上解说词,请指出他的有关“陈桥兵变”解说词中不正确的内容是( )
A.它是赵匡胤“先易后难”、“先南后北”战略的产物
B.它实质上是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C.它发生在后周都城东京的附近
D.它成为赵匡胤加强集权的动因之一
14、宋初统治者为了扭转节度使控制地方司法的局面,规定( )
A.地方司法人员由各州派文官担任
B.死刑须报请中央复审核准
C.各州设通判负责监督知州,通判可直接向皇帝报告情况
D.知州改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并规定“三岁一易”
15、在中国古代哪两个民族政权的战争中,李纲是坚决的主战派( )
A.契丹一南宋 B.辽一北宋
C.北宋一金 D.辽一金
16、元朝时,全国最高行政机构是( )
A.中书省 B.尚书省
C.门下省 D.行省
17、宋元时期,我国科学技术领先于世界,其突出成就有( )
①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②海上航行普遍使用指南针
③管形火器的出现
④《授时历》的编制
A.①②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18、下列官员中具有监察职能的有( )
①太尉 ②御史大夫 ③刺史
④州牧 ⑤通判 ⑥都指挥使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②③⑤ D.③⑤⑥
19、下列石碑中,体现民族团结友好的是( )
①马陵道遗址碑 ②乾陵无字碑
③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碑 ④颜氏家庙碑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③
20、将下列中国古代东北地区疆域图按先后顺序排列,排在第三位的是( )
21、下列关于明清时期“改土归流”政策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它是明清政府为加强对东南地区管理而采取的一项措施
②明朝时改土归流的地区已经十分广泛
③改土归流的实行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④改土归流的实行改变了当地落后闭塞和割据纷争的状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③④
22、清初调整土地所有权的政策是( )
A.初税亩 B.摊丁入亩
C.更名田 D.一条鞭法
23、江南“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能够说明明清时期手工业( )
A.生产工具的革新 B.地区或行业间的社会分工
C.生产技术的提高 D.产量的大幅度提高
24、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达,江浙的农村地区普遍兴起了( )
A.草市 B.夜市
C.市镇 D.手工工场
25、黄宗羲的思想主要体现在( )
①反对迷信孔子思想 ②反对君主专制
③主张工商皆本 ④主张物质第一性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
26、(本题9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尽管(北魏)孝文帝英年早逝,但他的改革措施再也没有逆转,中国历史上掌握了政权的非汉民族统治者最主动、最彻底的汉化最终实现了。这样的改革不仅在中国是空前绝后的,就是比之于我们的东邻日本在近代实行的明治维新也有过之而无不及。日本当时的思想家虽然倡导“脱亚入欧”,恨不得把日本变成为欧洲的一部分,但还是保留了语言、姓氏和种族……两千多年间,没有一个民族取得过比孝文帝改革后的鲜卑族更好的结局,这难道是偶然吗?
——葛剑雄《盖世英雄还是千古罪人》
材料二 不过,如果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孝文帝或许被当作千古罪人。由于他的改革,一个有近千年历史的纯粹的鲜卑族、鲜卑语言、鲜卑文化以至拓跋氏家族很快消亡了;尽管中国还有元氏和其他鲜卑姓氏的后裔,但都已不是纯粹的鲜卑血统;尽管专家们还能复原出鲜卑文化的某些片断,但终究难睹它的全貌了。要是孝文帝不实行改革,或者为了保持鲜卑民族的纯正,宁可放弃中原的物质文明和辽阔疆域,回到沙漠草原,可能近代的人们还会在蒙古高原或大兴安岭中发现一个茹毛饮血、逐水草而居的鲜卑族。
——葛剑雄《盖世英雄还是千古罪人》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学者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的理由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回答,学者认为北魏孝文帝是千古罪人的理由是什么?(2分)
(3)你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还是千古罪人?说出你的理由。(3分)
27、(本题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金人入主中原到元人统一全国,异族的音乐大量流入,汉族地区原有的音乐便与这种外来音乐相结合,产生新变,同时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歌词,这就是所谓“北曲”,也就是后来所说的“元曲”。其后,这种曲子一面用于杂剧,成为剧中的唱词,一面作为独立的抒情乐歌,也就是“散曲”。
——引自《中国戏剧发展简史》
材料二 元蒙统治者废除科举制度,不仅断绝了知识分子跻身仕途的可能,而且把他们贬到低下的地位。这些修养颇高的文化人,被沉入社会底层。在疏远经史,冷淡诗文的无可奈何之中,他们只有到勾栏瓦舍去打发光阴、寻求生路。于是,新兴的元杂剧意外地获得一批又一批的专业创作者。这些落魄文人共同创造着中国戏剧的黄金时代。与从前的偏于抒发主观心绪意趣的诗词不同,元杂剧以广泛反映社会为己任。显然,这是由于作家们长期生活于闾巷村坊,对现实有着深切了解和感受的缘故。
——引自《中国戏剧发展简史》
材料三 元统一全国后,由于南方城市经济的固有优势,北方杂剧作家纷纷漫游或迁居南方,南方籍文人也纷纷染指杂剧创作。大致到大德末年以后,杂剧创作活动的中心逐渐由大都转移到杭州。
——引自《中国戏剧发展简史》
材料四 元杂剧在城市经济发达的南方未能获得更大的发展,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杂剧虽然在元统一以后成为全国性的文艺样式,但它毕竟原产于北方,和北方的方言、音乐、民俗文化有密切的联系。杂剧创作的中心转移到南方以后,对它的继续生长必然有所不利。虽说杂剧作为主要戏曲种类的地位一直延续到明代前期,但它最后还是被从南戏发展起来的传奇所取代,这和地方文化的背景显然有很大的关系。
——引自《中国戏剧发展简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散曲”产生的原因有哪些?(不得抄原文)(3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元杂剧”发展的原因。(不得抄原文)(2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元杂剧”创作中心转移到南方杭州的主要原因。(3分)
(4)根据材料四,分析元杂剧在南方“未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的原因有哪些?(2分)
(5)元曲的发展适应了宋元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这一时期代表市民文学的还有哪些具体表现?试举两例说明。到明清,又有什么发展?
28、(本题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仁》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李斯上奏)“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其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也,医乐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焚书之命,行偶语之刑”,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1)三则材料反映了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原因何在?(4分)
(2)材料表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自战国到西汉,先后进行了哪些努力?(3分)
(3)如何评价秦汉时期的努力?(6分)
29、(本题14分)在中国古代史上,选拔人才的制度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西汉时期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是什么?这是一种怎样的选官制度?(4分)
(2)到了东汉,这种选官制度的主要依据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了什么后果?(4分)
(3)魏晋以来的选官制度是什么?(2分)
(4)北宋的科举制度比唐朝有了进一步发展,其表现是什么?(4分)
试题答案
一、 选择题
提示:
1、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选项中与孔子相关的只有A项。
2、结合题干“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即可排除AC两项,再结合BD内容不难发现D项更符合“主要目的“这一要求。
3、“加刻”“发到地方”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统一度量衡,该举措的确能为经济发展服务,但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故B符合题干要求。
4、“七国之乱”发生在汉代,选项中符合这一时间的只有C项。
5、A中“彻底”一词不妥,B项中的时间是公元前60年,D项在秦已经实现,故正确答案为C。
6、图片反映的是东汉说唱俑及“长乐未央”瓦当,它们反映的是秦汉时期的雕塑成就辉煌。
7、更赋是汉朝征收的一种代役税,自身不服役而出钱由官府雇人代替。
8、结合书本知识判断,D项符合史实。
9、东汉前期,大将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北匈奴政权瓦解,故正确答案为C。
10、“神灭论”针对的是佛教宣扬的形神分离,形亡而神不灭的观点,属反佛思想,故C项符合要求。
11、CD为魏晋时期,AB为春秋战国时期,注意题干中强调的“新发明”,故D符合要求。
12、注意题干要求可知,BCD都与江南开发有关,只有A项符合题干要求。
13、注意陈桥兵变的时间即可发现A项中的表述有误,A在“陈桥兵变”之后才开始实行,故A不正确。
14、A项中“各州”有误,应该是由中央派文官担任,CD不符合要求,故B项为正确答案。
15、此时辽已经被金所灭,金两度南下攻宋,在李纲领导下多次打退金兵进攻。
16、元朝时中央设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为最高行政机构。
17、结合这一时期的科技成就即可判断。
18、本题考察我国古代的监察制度,结合史实即可判断。
19、①②④均与题干中的“民族团结”无直接关系。
20、A为元,B为明,C为唐,D为清,排列第三位的是B项。
21、①中“东南”有误,应为“西南”,②中“十分广泛”不符合史实,故排除①②,选C项。
22、注意题干关键词“土地所有权”,ABD均不符合这一要求,而“更名田”是将原明藩王的土地划给现在耕种人所有,符合要求。
23、题干强调的是地区性分工,故B符合要求。
24、这一时期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
25、①是李贽的观点,④是王夫之的观点。
二、 26、(1)鲜卑族全族汉化,全盘接受了更先进的汉文化;通过自主改革,而不是战争的方式实现了民族的进步;取得了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的最好的结局;缓和了民族矛盾;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每点1分,总分不能超过4分)
(2)由于孝文帝的改革,一个有近千年历史的纯粹的鲜卑族、鲜卑语言、鲜卑文化以至拓跋氏家族很快消亡了。(2分)
(3)本问4分,学生可回答“是盖世英雄”、“是千古罪人”或“既是盖世英雄又是千古罪人”,但必须提供充足的论据。提出一个合理论据的给1分,提出两个或以上合理论据的给3分,总分不得超过3分。
27、(1)元朝全国性统一,推动了民族融合,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交流融合进一步加剧;杂剧发展的需要。(3分)
(2)元朝废除科举制度,文人丧失仕途,地位下降,沦为社会下层,客观上壮大了元杂剧的创作队伍。这些作者长期生活在社会底层,加深了对社会现实的了解,丰富了元杂剧的内容,使作品对观众有更深的吸引力。(2分)
(3)南方城市经济的发展,北方剧作家移剧南方,南方文人加入创作队伍。(3分)
(4)元杂剧产生于北方,北方语言、风俗的影响(或答:元杂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南方剧种(传奇等)的冲击等。(2分)
(5)话本、宋词、绘画(任两例) 小说 加例子(4分)
28、(1)由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国家由分裂割据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加强。(4分)
(2)战国时期,诸子努力用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秦朝的焚书坑儒,西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3分)
(3)秦朝的焚书坑儒与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是想通过思想上的统一,实现政治上的统一。但实际的影响不同:秦朝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西汉虽也有钳制思想的不良作用,但也光大了儒学,使儒学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还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与儒学的发展。(6分)
29、(1)察举(选举)。(1分)这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1分)
(2)注重门第族望。(1分)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形成并发展起来。(1分)
(3)九品中正制。(1分)
(4)①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1分)②严格考试程序,殿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1分)③减少考试科目,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的科目,录取名额大大增加。(1分)④在考试方法上实行糊名法,防止考官舞弊。(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