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A.称chèn职 奸佞nìng B. 半打dá 泥nì古不化 C. 烘焙(bèi) 蜿wān蜓)
2.C(A.协迫—胁迫 修养生息—休养生息 B.缪种—谬种 涣然一新—焕然一新 D.直截了当—直截了当)
3.C(A.惨绝人寰:人世不曾有过的悲惨,形容悲惨到极点。此处应用“惨无人道”,形容残暴得灭绝人性。B. 奄奄一息:既可形容人或其他生物快要死了,又可比喻事物快要消亡,湮灭。此处应用“岌岌可危”以形容国运、政局、战局等形势危急。C.开诚布公:形容发表或交换意见时态度诚恳,坦白无私,真诚坦率地谈出自己的看法。D. 一笔抹煞,比喻轻率地全盘否定,宾语一般是作用、贡献、成绩等好的方面的内容。此处应用“一笔勾销”,形容把过去的一切都取消了。)
4.B 应去掉“以及”前面的顿号。
5.B 偷换概念。阿得利安·麦乐认为,伽玛暴摧毁了地球臭氧层,紫外线的强度增加,从而杀死了许多生活在浅水中的动物;而且引发冰期使得生物的生存环境雪上加霜,大批物种难逃劫数。选项换成了伽玛暴杀死了许多生活在浅水中的动物;而且引发冰期使得生物的生存环境雪上加霜,大批物种难逃劫数。
6.B 根据的是文章倒数第四段。(A 科学家们各自有各自看法的是银河系是否发生伽玛暴使地球生物遭受灭顶之灾。C 原文说“雨燕号观测到的长伽玛射线主要来自低金属性的性系”而非“只观测到来自低金属性星系的伽玛射线”。D说法太绝对。)
7.C 文中找不到依据。(A 项依据文章第二段。B项依据文章第五段。D项主要依据文章首位两段。)
8.D 擅:拥有。
9.C 前者是代词,“什么”;后者是副词,“怎么”。(A项都是介词,“拿”或“把”B项都是结构助词,“的”D项都是介词,“向”。
10.A(③说的是许远把敌人欺骗他的话当作真实的情况。④分析二公在弹尽粮绝、外无授军的情况下想要撤离已不可能。③④均与英勇爱国无关)
11.B(从文章第二、三、四段末尾可以看出,韩愈写作本文也是为了批驳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对张许二人的污蔑的言论。故A错。韩愈认为:有人责备许远防守不力是小人好发议论,不乐于成全他人的好事;有人批判张许二公死守睢阳是把自己列于逆贼乱臣之中,制造夸大失实的言辞来帮助逆贼攻击张、许二公。故C错。D老百姓对贺南的小气与不顾大局十分气愤没有依据。)
12.(1)译文:哪有城被攻破而且自己的部下都死了,唯独自己蒙受羞愧耻辱而求活命的呢?
(2)译文:坚守一座城池,捍卫整个天下,凭借千百名渐趋覆没有士兵,和数百万日益增多的大军作战
(3)译文:我原想将来要有所作为(我愿打算用诈降的方式希望将来有所作用),您既然有话,我怎敢不死呢?
13.(1)“偏宜雪月交,不惹蜂蝶戏”两句表现了梅清高、孤傲的个性特征。“芳心对人娇欲说,不忍轻轻折”抒发了诗人一片爱梅惜梅之情。
(2)第一首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月的一尘不染、洁白无瑕衬托出梅的冰清玉洁。
第二首描写在明净澄澈的月华下,淡烟缭绕,营造了一种空灵澄澈的意境,更烘托
出梅的绰约风姿。
14.(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3)《繁星》(或《春水》)
15.①从刺篱笆说起,引出其它形形色色的墙;②通过对刺篱笆的描写,表达出作者对浪漫的墙的喜爱;③与下文城市各种各样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墙形成对比,表达出作者对后者的否定;④使文章更生动,更富有感染力。(第①②点各2分,第③④点各1分,意对即可。)
16.①因为要把我童年时的居住地县委大院和四周的农村彻底分隔开,所以浪漫的墙不复存在;②新时代南京城要进行现代化建设,所以沉重的墙也不复存在;③城市人要互相防范,所以城市里各式各样的墙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意合即可,每点2分。)
17.持辩证的态度。一方面,作者认为某些墙有存在的必要,它使我们能保护自己,而且人与人之间也应有适当的距离;另一方面,作者又希望拆除某些墙,来消除人们之间的戒备,使人与人之间能更友爱、和睦,使我们更快乐地生活。(态度2分,分析2分)
18.我们都希望别人对自己能多一些透明和真诚,自己却对别人严加防范。(每个分句1分,意对即可。)
19.略。只答赞成或反对不得分,有分析2分,有事例2分。
20.博客(或重庆儿童救助的BLOG) 流浪儿童 找寻
21.(4)在“人才”前加上“使”
(5)把“增多”改为“增大”
(6)把“在”改为“从”
(7)去掉“随着”
(8)去掉“很多”
(7)(8)将“虽然”放在“高校”之前
22.猜疑是丛生的荆棘,阻隔了人们心路的畅通,坦率和诚恳就是斩段它的开山斧。嫉妒是溃烂的疔疮,影响了人们身心的健康,克制和宽容就是医治它的特效药。
23.先生/女士,您看这一条线路,要经过长滨路、渝澳大桥等地,可以整体地了解重庆作为江城的特点;还将去一颗树观景台观赏重庆美丽的夜景,了解重庆作为山城的特点;去瓷器口古镇、红岩魂广场可以了解重庆古老的历史和不屈的精神;去朝天门等地可以感受到重庆强烈的时代气息;在解放碑可以充分享受购物的乐趣;您在饱览重庆美景的同时,还能品尝到驰名全国的重庆美食,真的是“物有所值”。
24.略
张中丞传后叙[译文]
元和二年(公元807年)四月十三日夜晚,我与吴郡张籍翻阅家中的旧书,发现李翰所写的的《张巡传》。李翰凭文章出名,写这篇传记也写得很详细周密。然而还是遗憾有遗漏的地方,没有给许远立传,又不记南霁云事迹的始末。
许远虽然才能似乎比不上张巡,但他打开城门接纳张巡,职位本来在张巡之上,(可是他)把指挥权交给张巡然后处在张巡之下,竟然全无猜疑和妒忌,最终与张巡一起守城而死,成就了功业和荣誉。睢阳城陷落因而他被敌和俘获,只是与张巡死的时间先后不同而已。张、许两家的子弟才智低下,不能明白理解两家父亲的志向,认为张巡被杀而许远是被俘,怀疑他是怕死所以向叛贼说了屈服的话。许远如果真的怕死,何苦守卫一块小小的地盘,吃他(自己)所爱之人的肉,来与叛贼抵抗却不投降呢?当他困守时,外面没有援军,所要效忠的,只是国家与君主而已,并且叛贼告诉他们国之已经灭亡,国君已经不在了。许远看到救援的军队不到,并且叛贼来得越来越多,一定认为他们的话是真的。外面已经毫无援兵可等待却仍然拼死守城,人吃人都将要吃光了,即使是愚蠢的人也能计算日子而知道自己的死的地方了。许远不怕煞费苦心是很清楚的了。哪有城被攻破而且自己的部下都死了,独自蒙受羞愧耻辱而求活命的呢?即使愚钝的人也不忍心这样做。唉!难道说许远这样贤明的人却会去做这样的事情吗?
指责许远的人又说:许远与张巡分开据守睢阳城,城池的陷落是从许远所分守的地方开始的。以此辱骂许远。这又跟儿童的见识没有不同。人将死的时候,他的五脏六腑必定有先患病的地方;拉一根绳子并把它拉断,必定会有一个断处。旁观的人看到它们这样,却相随着责怪先患病的脏腑和绳子的断处,他们对事理也太不通达了。可见小人好发议论,不乐于成全别人的好事,竟然到了这种地步啊!像张巡、许远他们所成就的事业,是如此卓越,还不能免于非议,其他人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当张、许二位刚开始守卫睢阳城的时候,哪能知道人家最终不来援救,该丢弃城池预先逃跑呢?假如这里不能据守,即使躲避到其他地方去又有什么好处呢?等到他们没有救助并且(而且)将要绝望的时候,率领着那些剩下来的受伤致残和饥饿瘦弱的士兵,即使想离开围城,也必定达不到目的。张、许二公是这样贤明,他们判断得(相当)精确。坚守一座城池,(牵制敌的兵力)捍卫整个天下,凭借千百名渐趋覆没的士兵,和数百万日益增多的大军作战,掩护着江淮大地,阻止了叛贼的攻势,国家没有灭亡,那是谁的功劳呢?在这个时候,弃城逃跑来图谋活命的人,不能用一、二来计算;掌握着强大的军队却坐视不救的人,四处都是。不追究非议这些人,反而因为死守睢阳责备张、许二位,也可见那些发议论的人已把自己列于逆贼乱臣之中,制造夸大失实的言辞来帮助逆贼攻打唐朝。
我曾经在汴、徐二州的幕府任职,屡次发过(汴、徐)两州之间,亲自到人们所说的双庙去祭奠过。那里的老人常常说起张巡、许远当时的事情。据说:南霁云向贺兰乞求救兵,贺兰忌妒张巡、许远的声望和功绩超过自己,不肯出兵援救,又喜爱南霁云的勇敢豪壮,不听他求救的话,竭力要留下他,准备了酒肉与歌舞,邀请南霁云入座。霁云慷慨激昂地说:“我来的时候,睢阳人已经有一个多月没吃什么了!我即使想要一个人吃些东西,从道义上说也不忍心;纵然勉强吃了,也将咽不下去!”于是拔出佩刀斩断自己的一个手指,鲜血淋漓,给贺兰看。在座的人非常震惊,都感动激奋地为南霁云流下了眼泪。南霁云知道贺兰最终没有发兵的意思,就骑马离开了。将要出城的时候,南霁云抽出箭来射佛寺的塔,箭头一半射进佛塔上的砖头里,他说:“我回去打败了敌人之后,一定要消灭贺兰,这枝箭是用来标明我报仇的心志的。”
我贞元年间经过泗州,船上的人还指着佛塔告诉我。睢阳城陷落后,敌人用刀威胁张巡,要他投降,张巡不肯屈服,就把他拉走,将要斩杀他。敌人又劝南霁云投降,南霁云没有回答。张巡不肯屈服,就把他拉走,将要斩杀他。敌人又劝南霁云投降,南霁云没有回答。张巡对着南霁云喊道:“南八,好男儿不过一死罢了,不可向不义的人屈服!”南霁云笑着说:“我原想将来要有所作为,您既然有话,我怎敢不死呢?”于是也不屈而死。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