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备考的三个环节
写作,用文字表达思维——思维是内核,文字是外形。在高考试题中,写作是主观性最强的一道题目,写作题没有答案,只有评分标准;作文的“答案”,分别掌握在写作者和阅卷人手中。这个特征,决定了作文备考的方向——将提升应试能力纳入写作素质的渠道,使思维和文字能力在合理的渠道中充分展示,从而实现写作者主观展示与阅卷人主观认可的契合。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就题选材”的被动做法,坚决把作文题放到熟悉的生活中表现。
认识、感悟熟悉的生活是写好考场作文的关键环节,唯此,才能充分展开释放能力。形象说来便是——“一枝一叶一盆土”。
老舍先生说:“最熟悉的,不管多平凡,总是最亲切的,亲切就可能产生出最好的作品来。”这是写作的至理名言,也是考场作文的必由之路。写熟悉的生活素材是完全可能的,因为每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盆土”。细节决定成败,用细节充实素材,充分认识感悟,给素材注入灵动的活力。
一个“细节”,一个“感悟”,是作文成功的两大柱石。以此为基础,写作备考需要解决三个问题:一、对题目的认识与信心;二、自我充分有效的准备;三、构建联想想象的桥梁。
对题目的认识与信心
表达与交流中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人们总习惯地把作文命题分为: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其实,这只是一种简便的述说,三者并无确切分界。所谓“标题作文”,只是要求以给出的“词语”或“语句”为作文题目;所谓“话题作文”,则给定一个作文范围,可以以这个“话题”为题目,也可以另拟“题目”,当然,“标题作文”也可以另拟一个“副标题”。这就没有什么实质差异了。所谓“材料作文”,是命题给出一段材料,从中自行挖掘出“话题”,拟定出“标题”。当然,“标题作文”、“话题作文”也不时给出一段材料,这样看,三者并无实质差异。作文题目给出材料,往往是用来启发。就是不给材料,启发依然隐性存在;“标题”或“话题”,本身自然就具有启发性。单看一个作文题目,我们无从判定它的“难”或“易”,“平”或“偏”,“新”或“旧”——任何作文题目都无法限制思想解放的头脑;当然,任何作文题目,也都无法开启认识闭塞的心灵。考场作文,不取决于题目,而取决于作文教学;取决于作文教学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2008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目,给出了一则“实验”材料,要求考生就材料“展开联想,自定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和历年各卷高考作文题目一样,这理所必然地还是一道没有命题的作文题目。
作文题目给出的是一则传统材料。一位师傅用大碗先后装进石子、沙子、石灰和水,告晓徒弟“学无止境”、“不要自满”等道理,对此考生并不陌生。但是,作文材料翻出了新意——“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老师的一句发问,使传统材料有了更多的启发点。这个提问使得“课堂上活跃起来”,相信,也应该激活考场上众多考生的思维。
重庆卷“在自然中生活”。题目特别给出提示——《现代汉语词典》对“自然”的释义有:①自然界。②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③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
仅就一个“自然界”,就已经非常辽阔,更何况还有后两个“释义”的提示,便由“自然”跨入了“社会”,也跨入了对“自然”和“社会”的自然遐想。
上海卷“他们”。这个“他们”可以是现实的一个群体,也可以是历史或未来的一个群体;可以是现实的一个群体,也可以是联想或想象的一个群体;可以是有共同特征的一个群体,也可以是有相异特征的一个群体;可以是男人的群体,也未尝不可以是女性的群体;甚至可以是一个群体化的个体,或者一群拟人化的物体……
高考作文题目的这种开放性,其实是理所必然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已有明确规定。高考作文题目必然具有开阔性、普适性和贯通性。试卷当然得出作文题,但其实质是没有命题,或者说,历年高考作文实质是同一道题目。若问这道题目是什么,那就是“生活”——生活的运动、发展、演变。这一则由传统寓言演进出的富有新意的作文题目,本身就是“演进”的现身说法,形象写照。
同学们不去推开另一扇门,绝不是作文题目在限制,是思维定式在阻隔。高考从来就是一道相同的作文题目——不只所有作文题目,亘古千秋一话题,甚或古往今来所有的文学巨制、小品鸿篇,无非都在演绎、阐发着同一个主题:“传统”与“时尚”的交融、碰撞——传统来自历史,时尚指向未来。运动是永恒的,存在决定意识,生活在时间长河中的人们,无不在感受着新与旧的融合、碰撞,主观的或客观的。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宏与微、东与西、上与下、雅与俗……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没有矛盾就没有生活和生命,而任何矛盾的对立统一,都依从在传统与时尚交融、碰撞的轴线上。用于高考的所有作文题目,或者无不是针对一种“传统”或“时尚”而提出,而建立其意义;或者直接包含着“传统与时尚的交融、碰撞”。从这个意义上看,所有的作文题目无非都是“传统与时尚的交融、碰撞”的子题目,都有“传统与时尚的交融、碰撞”的基因。
这其实也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因为生活和生命的本质就是“传统”与“时尚”的交融、碰撞。懂得了主观世界或客观世界的这个规律,实际上就是懂得了生活和生命。而懂得了生活和生命的学生,还有什么作文题目不能驾驭呢?所有的作文题目,都无非是生活和生命长河中的一朵浪花而已。
自我充分有效的准备
最熟悉的,不管多平凡,总是最亲切的,亲切就可能产生出最好的作品来。
——老舍
写熟悉的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是写作成功的必由之路。作家要写熟悉的生活,曹雪芹、老舍、巴金、曹禺,概莫能外。一位作家如果要写不熟悉的生活,必须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变不熟悉为熟悉。考场作文也应该遵循这一写作的共同规律。
什么叫熟悉的生活?什么叫充分有效的准备?两个标准:一有细节,二有感悟。
2008年高考作文备考中,很多语文老师提醒学生关注“汶川地震”,要求学生背诵相关材料。2008年全国高考作文题共18个,都不涉及“汶川地震”,当然说不过去;都是“汶川地震”,同样说不通。不直接涉及,并不意味着毫无干系。关注“汶川地震”很必要,这样一件“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的国家大事,理应使我们的学生变得思想更深刻,感情更丰富,情操更美好,意志更坚强。如是,即便作文题目没有直接涉及“地震”,当然也可以用好“地震”材料。不是吗?在“抗震救灾”中有多少动人事例呀。但是,如果用“汶川地震”来猜题押宝,那就不但亵渎了神圣的“抗震救灾”,也窒息了学生作文构思的广阔空间。
结果是,只有全国卷Ⅰ直接用了“抗震救灾”的材料。当然,这个命题没有谁还会说“难写”,但是考生就一定能写好吗?是啊,考前有多少老师,提供了多少关于这次地震的材料,让学生们去背,他们当然不会没得写,也难得再跑题。可是这就一定能写好吗?百万考生仍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写好的“关键”仍然在于“观察和体会”。一有细节,二有感悟,这才是作文成功的两大柱石。
我们提倡:以熟悉的生活、感兴趣的事物为窗口,认识社会、感悟人生,丰富感情、深刻思想、锤炼思维和语言,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和做人品味,从而把高考作文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我们说:写作是一项创造,在写作领域,没有立意、选材“行与不行”的限制,只有作文“好或不好”的标准。前者,有意无意地桎梏着学生的创造才能;后者,旗帜鲜明地激励着学生的创造欲望。而写好的根本是:写熟悉的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我们又说:各类作文题目,从来就有着广阔天地,但是学生们的某种思维定式,往往封闭着写作的另一扇门。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认识,任何作文题目,都不足以限制思想解放的头脑。学生写作的思维定式,主要存在于选材和立意两个方面。突破了单向思维的定式,开启思维的两扇大门,就可以写熟悉的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或者我们更可以这样认识:写作的根本要义,就是以自己思想的解放,开启读者思想的门扉。正如歌德所说:“凡是值得思考的事情,没有不是被人思考过的。我们必须做的只是试图重新加以思考而已。”“必须重新思考”意味着:写作而不试图对题目重新思考,对读者毫无价值,对写者也毫无意义。而“重新思考”的本钱是“一有细节,二有感悟”。
构建联想和想象的桥梁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新颖而有价值的、非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而且能清楚地勾画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爱因斯坦
有了自我充分有效的准备,自己“立意和选材”的坐标点就不再空洞苍白,就有了盈盈绿意、盎然生机。如是,构建作文题目——对其立意选材的开放性已经有了充分认识——与写作素材——既有充实细节又有充分感悟——之间的桥梁,就成了思维需要解决的课题。事实是,我们熟悉的素材与作文题目正面契合的机会并不多见,因此需要构建展开联想和想象的桥梁。构建展开想象的桥梁,让我们熟悉的素材经由这座桥梁,向着作文题目张开双臂。作文的立意可以超逸,作文的素材可能出新,但作者对自己所有的超逸出新,都要承担责任,要让读者能够理解,能够接受——这既是对读者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构建展开想象的桥梁,就是这一份担当。
突破思维定式,靠的是“由小及大”、“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正及反”的联想。我们这里要申明的是:突破思维定式,决不是对自己的联想不负责任。要使自己的联想被读者接受,需要构建思维的牢固桥梁。
桥梁,由此岸、彼岸两个桥墩和其间的梁架构成。构架通向联想的桥梁,也需要桥墩和梁架。作文题目就好比此岸的桥墩,联想的素材好比彼岸的桥墩,二者之间的联系就是梁架。这联系,实质是思维层面的,但要读者接受,也离不开语言层面的表达。
联想,本身就是创造赖以展开飞翔的翅膀;在综合展示才、学、识的作文竞逐的舞台上,当一般化的作文,因联想萎缩而黯淡失色时,思路开阔、富于联想、联想牢靠、联想巧妙的文章,当然也就更会显示创造性思维的光华。因此,构建通向联想的牢固桥梁,既是迎接读者、赢得掌声的舞台,也是自我建设、促进思维成长的平台。w.w.w.k.s.5.u.c.o.m
www.ks5u.com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